通过科学的股权结构设置,潍柴动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既解决了一股独大,又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
不过,他也明白,真正的社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凯傲的战略合作伙伴潍柴动力的所在地。
作为一个新建工厂,莱芜将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凯傲莱芜工厂总经理朱旭东在专访中与我们分享了莱芜工厂的建设过程、其在凯傲产品战略中的意义,以及他如何陪伴这个新组织成长的独到见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采用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柔性释放了巨大潜力,朱旭东说。它的目标很明确:一方面以KGCB(凯傲全球平衡重)产品为驱动力,另一方面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随着产能的扩大,员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从开始建设时的几十人增加到目前的约780人。
济南莱芜工厂全景 进入车间,自动导引车(AGV)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立即映入眼帘,它们正忙着运送叉车部件。制造车间 着眼全球市场 工厂为什么建在莱芜?首先,山东省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供应链,尤其是在装备和工程机械领域。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沟通,吕慨列出了完善的改革方案,很快得到一部分同事的支持。
有时,其他公司想出高价想挖走一些人才,但是大家都不为所动。为了推进改革的落地,吕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帮助大家统一认识,增强相关技能。我们团队也很专业,常就技术方案进行非常坦诚的交流,专注于开拓市场和满足客户需求,业务发展非常快。半小时扭转局面的销售新人 到了上海之后,吕慨成为了山特维克工程机械的一名大客户销售。
在那些关键时刻,他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跳出舒适圈,去迎接新的挑战,也书写了新的精彩。进入山特维克之后,凭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极强的学习能力,他迅速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到合格销售的角色转变。
选择,几乎贯穿了吕慨与山特维克的故事之中。作为管理者,他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设身处地为大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希望大家在获得一份不错的报酬之时,也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基于对客户需求的了解,结合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吕慨用了半小时,让客户认识到了山特维克的设备性能更好,长期看也更节省成本,并最终成功拿下了这一单。后市场的服务工程师也比较迷茫:要和销售怎么合作?需要做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工作,工作难度增加了。
同时,团队还跟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疫情期间,他亲自安排,为员工提供防护措施,确保大家出差过程中的安全。他们常常单枪匹马出征,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洽谈业务时,甚至会随身带着所有办公设备,连打印机也不例外,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谈吐之间也透出丰富的阅历和眼界……这些都给吕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吕慨的不断努力之下,他们意识到了这个方案的必要性,最终下决心一起打破陈规,迎接挑战。
不破不立的变革者 市场总在不断变化之中,2011—2015年,由于外部的经济危机,以及内部架构的重组,山特维克工程机械中国区遭遇了许多未知的挑战,无论是整机市场还是后市场,都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这可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单位,他干得很好,竟然还要辞职。
吕慨介绍山特维克的产品 从意气风发的壮年,到如今鬓边已生华发,吕慨在山特维克已走过了22年。牵挂员工家属的老大哥 虽然吕慨是这次改革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但是他认为每一位员工的全力以赴,用心付出,才是成功的关键。
1988年,吕慨从选矿专业毕业,分配到了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负责水电站的人工砂石料系统的设计工作。他鼓励大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尽可能去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工作很愉快,生活更多彩。由此,山特维克全球第一例全生命周期服务团队改革正式开启。吕慨和团队的部分同事在一起 吕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举措:捆绑前端市场的销售人员与后市场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他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该怎么走,是否要留下来继续服务山特维克? 在这里干了14年,吕慨对公司和同事有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看着曾付出无数心血的业务线就此沉沦。每年过年,他都给员工们的家属写感谢信,并将春节大礼包邮寄到员工家属的手上。
以此为起点,吕慨收获了更多客户,业绩越做越出色,并升为了大区销售经理。2017年9月,全生命周期服务专项培训在上海举行。
山特维克是一个求稳的公司,这样激进的改革,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三个小时的采访里,吕慨稳坐如钟,没有丝毫的倦怠,面对任何提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条理清晰的回答,对各种时间节点和业务数据也都信手拈来,其工作状态可见一斑。
吕慨在2023年SRP经销商大会上讲话 逆行的工程师 2002年,当吕慨踏出工作了14年的设计院大门,只身前往上海打拼时,背后是前同事们的一片惊讶声。最鼎盛时,平均每人每年的业绩有一个亿。
能够为这家百年老店服务,是我的荣幸。当时,大型工程项目多,对优质设备的需求高。吕慨到了现场之后,施工单位和业主都相互推诿,他靠着敏锐的洞察力,很快找到了业主方负责人并争取到了介绍产品的机会。在忙碌的工作间歇,他喜欢和员工们一起打乒乓球,交流感情。
管理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吕慨有自己的考量:整机销售业务,主要用于大型工程,受大环境以及政策影响较大,而后市场则是我们业务发展的压舱石,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影响利润贡献率的关键。
我是发自内心感谢大家的付出,也感谢员工家属们的支持和理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吕慨所管理的团队人数从几个人变为了几十个人,再变成了近百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而公司的局面尚未得以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工作原因,吕慨和山特维克的一些销售多有接触。2021年1月,山特维克正式成立岩石处理技术业务部,成为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部门之一。
员工们的辛苦付出,吕慨记在心上,客户们也看在眼里,不少同行更是对此表示佩服。吕概写给员工家属的感谢信 为了给客户做好服务,我们员工的工作强度大,有些同事一个月出差20来天。在设计院,吕慨认真钻研,很快就成长为技术骨干,也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回忆过往的战绩,吕慨神采飞扬。
经过反复的思考,吕慨决定跳出舒适圈,迎接更多可能性。那是他进入山特维克两个月时,团队负责人说有个项目可能会采购设备,让他去看看。
到了2016,山特维克进行机构重大调整,矿山和工程正式合并,吕慨被任命为破碎筛分产品线经理。或许正是这些特质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驱动着他一路求新求变。
在他心中,山特维克就是一所大学,他说:我在这里不断地学习,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也更新了我对行业的认知,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此,他与石子、破碎机结下了不解之缘